狂犬病病毒能排出体外吗?
根据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的病例情况分析,含有该病病毒的病源排出体外是可以肯定的。
除了一些微生物的感染可通过内源性的感染的(比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结核病),大多数微生物感染,都属于外源性的。狂犬病也是一样,人类狂犬病的感染源一般认为来自患病的动物。患病动物的脑实质及神经系统中含有的狂犬病病毒,可通过自主神经的逆向轴蠕动,向心性地转移到唾液腺中,并在其中有复制繁殖,使腺体中积聚大量的病毒。当患病动物流涎的时候,这些大量的病毒随唾液被排出体外。如果人类皮肤上有破损,接触了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病源,或者被患病动物咬伤,该病毒就以此进入皮肤黏膜,发生局部的短时间的复制后,再通过神经末梢进入中枢神经,在蛛网膜下腔繁殖后扩散,沿神经下行,影响神经系统的下丘脑以及脑干和脊髓背角等部位,最后通过神经再次扩散到大脑皮层的各个神经核以及外周神经、骨骼肌等神经组织中进行复制并达一定数,出现神经症状后,病情迅速恶化,患者很快出现昏迷而死亡。因此,从发病过程可以看出,含有狂犬病病毒的病源,一定被排出了体外。在患病动物死亡后,病毒还可从脑部排出,曾有资料报道,狗在濒死过程中脑部压挤出的液体中查出了狂犬病病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