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德有不立耳朵吗?
首先,必须说明,不是所有的西方猫都不立耳。 英国短毛猫、美国短毛猫都有部分猫咪是不立耳的(也就是垂耳),只不过比例不高,只有千分之四到千分之五。 当然,如果从“纯种”角度来说,这些猫都不是“标准”的东道国本土品种,而是来自国外的引入品种;
其次,东德的猫确实以立耳为主。 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,比如说是二战后的育种策略导致的,或是苏联战利品的猫配出来的品种等等。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,事实其实是这样的——
1945年之后德国分裂成为东德与西德,东西方的对立也体现在许多领域内。当然,在宠物界,东西方对立面最为明显的代表就是立耳猫与垂耳猫的对峙了。 在西德,民众普遍喜欢体型更小巧,而五官更为精致的猫咪;而在东德,人们则更加青睐毛发浓密,个头壮实的猫咪。
因为西德作为占领区,经济上的困难自不必说,政治上也受到种种限制; 而东德作为战胜国一方,不仅在经济上可以独立自主,而且在意识形态上也始终将自己打造成一个“反西方”的典范。在培育猫的品种的时候,自然也是以西德作为参照的;所以我们可以猜想,在东德所培育出的猫咪,其基因库应当是偏向英国的短毛猫。
但问题是,英国本身就是一个“多血统”混合的地方,不同的猫咪被混入同一个繁育体系已经若干年了,基因上的排序已经是混乱不堪的了。虽然东德猫咪的遗传基因偏向于英短,但是在表现型上却更接近美短。 所以就有了毛色亮泽,身体结构更加偏美式风格的猫咪在东方大地遍地走。不过这种外观上的“西化”并不是绝对的,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是会保持“东德特色”——比如当公猫猫母猫猫互相搭配繁殖时,往往会出一些四肢粗壮,身体结实,看起来就更像东方猎犬的可爱小猫。
东德有耳朵,只不过和西德(奔驰)的车型风格不一致,德国人善于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,并且会考虑的很周到,只是不那么讨好很多人而已。
当年两个德国在汽车方面的发展方向不一样,东德造民用轿车的同时还兼顾轻型商用车,面包车,卡车的生产(比如那种绿白相间的冰淇淋车,就是东德造的),而西德把普通民用车和商用车分别由不同企业去负责,所以,当时东德的Trabant和Wartburg,西德的大众品牌私家车,在定位上区别不大。
Trabant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东德的大众品牌,而Wartburg在东德国相当于当年西德国的奔驰奥迪宝马,所以,很多Wartburg车型是有尾翼后视镜调节尾灯调节等配置的,比如WartburgErikonW2,WartburgErikonW3,而Trabant其实更像一种自行车和汽车的结合体,只不过比自行车豪华一些而已。
Trabant的用户群很多是青年学子,所以,Trabant更多的关注的是便宜和安全,Trabant的主要配置包括车门内部的防撞梁,前盘式刹车,独立前悬挂,可调节的前排座椅,收音机。Trabant有前后尾灯调节功能,但是没有尾翼,后视镜调节,喇叭调节,转向灯调节这些功能,但是,Trabant也并不缺少喇叭,转向灯这些装置。
Trabants是按照统一标准在位于德累斯登的MorizWerner工厂下线的,一个Trabant离开生产线之前会接受200条标准的检测,所以,尽管东德缺乏制造半导体的原材料,导致Trabant内部的电气元件容易出现故障,但是,机械部分还是很可靠的。
如果按照国内的风格制造汽车,可能一个汽车厂同时出产三个级别的车型,而德国人善于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东德专注于Trabant和Wartburg的生产,西德的大众品牌专注于普通私家车,这样的车型分别由两个国家的两个品牌去生产。
Trabant在东德有不俗的安全性,Trabant配备的发动机排量不大,所以,最高车速只有100km/h,日常行驶最高车速是80km/h,因为东德的公路没有限速,为了保证行车安全,对各种车进行了最高限速规定,所以,Trabant的安全性更多是建立在速度低的环境下测试得出的。
当年东德的汽车都是国企垄断经营的而且以销定产,基本上买了这车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厂家生产,所以,东德人对Trabant还是很有感情的。Trabant也出口到苏联,匈牙利,波兰,古巴,秘鲁等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