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髌骨脱位怎么预防?
犬髌骨脱位是犬的常见病之一,临床上治疗犬髌骨脱位常令兽医和犬主们感到头痛。犬髌骨脱位分为创伤性和先天性两种,临床上多发先天性髌骨脱位。先天性髌骨脱位的病因目前认识尚不十分清楚,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:股四头肌不全或位置异常;髌骨内侧韧带的先天缺陷;髌骨沟过浅等等。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和肌肉强度而导致的关节异常,一般在幼年时期症状并不明显,随着犬的年龄增大和疾病的发展慢慢的表现出临床症状,一般发生在1年以上的犬,最易发年龄段为2~4岁。
先天性髌骨脱位一般偶发或间歇发生,通常发生于动物在运动中突然改变方向时,有时在后肢伸展时发生(尤其是下坡时)。常见动物突然发生后肢不能承重,一般发生后犬会后肢突然不能承重,一般会很快恢复,再次运动时再次发生,并伴有强烈的疼痛反应。多数犬发生脱位以后会依靠大腿肌肉的力量很快使髌骨复位。多数犬患病初期仅有运动时短暂的疼痛,后由于关节出现炎症和肌肉萎缩,出现不完全的运动能力,严重的发生患肢持续性的不能承重。检查病犬时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和特征的关节病变,严重的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变形。
因此,为了避免宠物患病,使动物更健康的生活,犬髌骨脱位应以预防为主,早期诊治,早期治疗往往预后较好,中后期治疗后由于关节的严重畸形和肌肉萎缩,往往难以恢复正常的运动机能,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。犬髌骨脱位的预防主要为加强饲养管理,饲喂优质的营养全面的饲料,保证宠物健康成长发育,避免犬过分肥胖增加关节的负担,加强犬的运动,增强其股四头肌的强度,增强关节周围韧带的强度。对于某些犬种,尤其是易发犬种,建议在犬发育期间给予预防性的手术治疗,即在犬5~6月龄时给予手术预防性治疗,防止脱位的发生,以免犬由于疾病的发生引起痛苦而影响犬的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