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犬出生几天做体内驱虫?
幼犬在6周龄以后,即可进行内驱(体内驱虫药)和外驱(体外驱虫药)的服用; 通常建议宠物主人每个月做一次内外驱,但在以下情况下,需要特别加强驱虫步骤: 如果您的爱宠喜欢爬行、趴着或者睡在草丛里,应该及时做好体外驱虫的工作,以免感染寄生虫而引发皮肤性疾病; 而对于体内线虫(蛔目、绦目、蛲目的肠道寄生虫)的预防,则需要每月一次,连续3个月,之后每个月做一次肠体内驱虫。
一般建议选用含有阿苯达唑等成分为杀线虫剂的体内驱虫剂,此类杀虫药对蛔目的寄生虫感染效果尤其好,但对寄生虫的杀灭能力也会因其抗药性的产生而有所减弱。 所以为了狗狗的健康,记得定期给它们做体内驱虫哦! 当然,驱虫并不是每次都会百分百见效,尤其是外驱,若是虫子已经发育为成虫,则可能需要采取另外的措施进行治疗了,如外用杀螨的药膏,内服抗组织胺类药物。而对于刚出生的幼犬,一般在10日龄左右即可注射第一针驱虫针,此后每隔2周注射一针,共有3针,在大于5周龄时,再注射三针预防针。
由于狗狗不是滴克(从受精卵开始到幼犬出生就不会感染寄生虫),所以,母狗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,以免寄生虫威胁幼犬健康。一般来讲,只要母狗没有患病,新生幼犬在30日龄(周 ; 月)以内心脏一般不会有寄生虫,因此,30日龄(周 ; 月)内的幼犬,驱虫药物可以选择不会杀死心脏寄生虫的药物,比如:丙硫咪唑,按体重一次杀虫剂量口服,间隔15天左右,再服用一次。这里强调一点:给幼犬驱虫,一定要在空腹时进行,并且在服药后八小时喂食,以免刺激肠胃,引起呕吐等应激反应。
30日龄(周 ; 月)以外的幼犬,已经感染有寄生虫的可能,尤其是有的母狗不会给幼犬舔殖吸吮部位,幼犬吃了带寄生虫虫卵的狗奶,更易被感染,所以,30日龄(周 ; 月)以外的狗狗驱虫药物选择上,一定要选择可以有效杀死心脏寄生虫的广谱寄生虫驱虫药,比如:犬用驱虫广谱滴剂,按体重滴在狗狗颈部皮肤上,间隔一个月再服用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