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猫的眼睛都会亮吗?
“所有猫的眼睛都会亮”是事实,但并不准确。 实际上,只有3岁以下的猫,在兴奋、好奇、刺激等情况下,眼睛才会发出亮光;而成年后的猫咪,只有在夜晚或者光线比较暗的时候,眼睛才会发光。 我们所说的“夜视”功能,在生物学上叫做“暗视觉”!
虽然叫法不同,但不管是“夜视”还是“暗视觉”,都指的是动物能在黑暗中看见东西的能力。 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,比如大鼠、小鼠、豚鼠、兔和猴子等,只要不是盲人,它们的视网膜上都有锥状细胞(Cone cell)——一种感知光线的杆状受体神经元。这些细胞有个很重要的特性:能感受光线的强度。 当有较强光线射入眼睛时,锥状细胞上的离子通道会打开,让一些钙离子进入细胞内。随后,这些钙离子作为信号分子激活一些酶,从而启动视觉过程。 而在没有光线的夜晚或者光线很弱的黑暗中,这些细胞仍然可以工作。只是它们所看到的东西,都是些模糊的、黑白色的剪影——这就是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具备的“夜视”能力。 这种能力,需要视觉系统中其他结构配合来实现。例如,大脑中的枕叶视觉皮层(Ventroposterior cortex of visual field)就有很多神经元对光敏感,而且这些神经元对弱光的反应比强光的反应更灵敏[1]。
小猫刚出生的头几周,眼睛里的锥状细胞是没有发育完全的,所以这时的猫咪是完全没有夜视能力的。随着锥状细胞的逐步发育,它们的夜视能力也会慢慢增强,直到达到成年的水平。 所以,只有3岁及以下的小猫猫才能像狗一样,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“亮晶晶”地观察世界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