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贝多大可以打疫苗?
关于“疫苗”,很多家长都很关心。 首先要明确一点:任何疫苗都不可能保护百分百不生病!疫苗的接种目的不是为了百分之百不生病,而是为了达到降低疾病严重程度、减少并发症发生、及早恢复的效果。
其次,要了解一个事实——感染寄生虫后,只有3%-5%的儿童会出现较明显的症状,绝大多数的孩子感染寄生虫后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。但此时病毒/细菌等病原体仍然在体内繁殖,疫苗的作用就是消灭这些繁殖的病原体,防止其对全身产生危害;而驱虫药的作用则是消灭已经转移到肠道内的成虫,两者相结合才能起到最佳效果。
需要清楚疫苗的种类与作用。目前用于动物的疫苗分为两类,一类是特异性免疫疫苗(以预防某种或某类兽病菌),另一类是非特异性免疫疫苗(增强机体抵抗力)。
1.特异性免疫疫苗(以预防某种或某类药物)
(1)灭活苗:用物理方法将疫苗杀死使其失效,接种后可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该病原体的抗体,从而起到防病作用。优点是安全性好,副作用小;缺点是免疫原性差,接种剂量大,接种针次多,需要多次注射,费用也相对较高。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疫苗都属于此类。
(2)减毒活疫苗:是采用低毒力的病毒株,通过培养扩增而成,虽然菌株具有抵抗力,但是强度较弱。由于疫苗中的病毒是弱毒株,所以不需要进行灭活处理,保留了病毒的免疫原性,但是毒力已大大减弱。注射这种疫苗一般不会引起发病,也不会影响胚胎发育和哺乳期母畜的哺乳。但是由于病毒株的存在,一旦遇到条件适宜的时候,仍有可能发生返强感染,产生疾病爆发。另外,如果疫苗接种次数过多或者过量,也可能增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。 这一类疫苗需要提醒的是,在疫苗的使用中,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操作和使用,确保疫苗发挥最好的效用和安全。
2.非特异性免疫疫苗(增强机体抵抗力) 这类疫苗主要是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有害因素的抵抗力,因此也称为“防御性疫苗”。包括各种血清制剂、免疫球蛋白、核酸化合物等,但目前临床应用较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