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以前的狗不打疫苗?

鱼依函鱼依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为什么以前的人不常带宝宝出去,不是怕被坏人抱走,而是怕狗? 现在社会,养狗狗基本都是圈在家里,出门也会牵绳。 但过去可不是这样的哦! 那时很多人家里都会有养宠物狗,其中“看门狗”是最常见的,这些狗主要的作用可不止现在看家的功能,还有防止野兽和盗贼以及驱赶小动物的功能。 当然,这些狗的基因和现在的宠物犬已经大相径庭。

因为过去生活条件艰苦,农村一般都是土房子,门窗都是敞开的,而且没什么围墙,你很难想象有个狼突入了你家,你的猎犬在旁边却无动于衷的画面… 当然,城市也不是安全之地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,北京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全国的虐鼠事件。 一个姓林的上海青年到北京的郊区旅行时,把两只刚满月的小白鼠放在行李袋里,不料它们在火车上“越狱”成功,逃到了林某某的枕头上。

凌晨一点钟,当其他人都在熟睡的时候,林某某发现了他的“老鼠朋友”,于是起了杀意。 他首先用指甲掐住小鼠的脖子将其掐死,然后把它们分成四块,用塑料袋分别包好,投入厕所冲掉。

然而,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,林某某随后又用铁锤砸死了另外两只小白鼠。 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大众对于养宠问题的思考,《人民日报》也发表了题为《应该重视对宠物的管理》的文章。

文中说到: “近十多年来,由于市民养猫、狗等宠物的热潮不断增高,给卫生、防疫部门增加了新的任务……近年来,虽然我们对鼠、蚊、蝇等害虫进行了大量的灭杀,但鼠类的寿命一般为2年,雌鼠一年可以繁殖5~6代,生命力相当顽强。如果人们继续放任自流,不把动物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,那么,随着病毒的传播,动物和人类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。” 其实,不止是过去,就是现在,有些人对于打疫苗的排斥心理依然存在。 我记得小时候,家里的小猫咪生病了,去医院看病,医生说要注射疫苗,家里人才知道,原来猫咪是要每年注射疫苗的啊! 而早在1980年,中国就有了第一支狂犬病疫苗。 后来的几年,又相继研究出了乙肝疫苗、卡介苗、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等。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定期注射疫苗,以为疫苗是“有毒”,是不健康的表现。

直到我自己成为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后,才慢慢了解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,以及早期儿童疫苗普及的难度之大。 毕竟,要让人们接受必须定期注射疫苗,这个观念的转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夔海子夔海子优质答主

狗在我国属于比较廉价的动物,人们对待它们也并不会当作家庭成员来对待,所以即使发生狂犬病致死事件,人们普遍也不会去过于深究。

而以前发生狂犬病致死事件也确实比较少,这就要从流行病的角度来说了。流行病有三个缺一不可的环节:传染源、传播途径和易感者。对于狂犬病来说,狗无疑是最主要的传染源。然而这种疾病一旦发生,病程极短,一般会在发病10天内死亡,因此只要有一只狗发病,很容易就会被人们发现进而将这只狗打死、或者是这只狗自己就会很快死掉,因此传染源不容易连续不断。

同时,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也相对较单一,需要患病狗携带病毒的唾液进入人的破损皮肤,如被人咬伤。除了猎户、兽医等职业者外,并非常人所能轻易接触,因此传播范围相对较窄。

在易感者这三点来说,如果按照现在的饲养习惯,人狗亲近接触机会多,易感者就更多,但是以前人们并不会让狗进家门,更不要说进家里的卧房睡觉了,因此减少了很多感染机会,综合以上因素,虽然以前确实有狗携带狂犬病病毒,但是发生狂犬病致死的事件并不十分普遍。

所以以前人们接触不到,也不注重狂犬病的危害,再加上对动物的爱护和法律保护意识不足,所以普遍认为被狗咬了用土方法处理一下就可以了,因此导致以前的狗并不打疫苗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