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以前的狗不打疫苗?
为什么以前的人不常带宝宝出去,不是怕被坏人抱走,而是怕狗? 现在社会,养狗狗基本都是圈在家里,出门也会牵绳。 但过去可不是这样的哦! 那时很多人家里都会有养宠物狗,其中“看门狗”是最常见的,这些狗主要的作用可不止现在看家的功能,还有防止野兽和盗贼以及驱赶小动物的功能。 当然,这些狗的基因和现在的宠物犬已经大相径庭。
因为过去生活条件艰苦,农村一般都是土房子,门窗都是敞开的,而且没什么围墙,你很难想象有个狼突入了你家,你的猎犬在旁边却无动于衷的画面… 当然,城市也不是安全之地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,北京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全国的虐鼠事件。 一个姓林的上海青年到北京的郊区旅行时,把两只刚满月的小白鼠放在行李袋里,不料它们在火车上“越狱”成功,逃到了林某某的枕头上。
凌晨一点钟,当其他人都在熟睡的时候,林某某发现了他的“老鼠朋友”,于是起了杀意。 他首先用指甲掐住小鼠的脖子将其掐死,然后把它们分成四块,用塑料袋分别包好,投入厕所冲掉。
然而,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,林某某随后又用铁锤砸死了另外两只小白鼠。 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大众对于养宠问题的思考,《人民日报》也发表了题为《应该重视对宠物的管理》的文章。
文中说到: “近十多年来,由于市民养猫、狗等宠物的热潮不断增高,给卫生、防疫部门增加了新的任务……近年来,虽然我们对鼠、蚊、蝇等害虫进行了大量的灭杀,但鼠类的寿命一般为2年,雌鼠一年可以繁殖5~6代,生命力相当顽强。如果人们继续放任自流,不把动物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,那么,随着病毒的传播,动物和人类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。” 其实,不止是过去,就是现在,有些人对于打疫苗的排斥心理依然存在。 我记得小时候,家里的小猫咪生病了,去医院看病,医生说要注射疫苗,家里人才知道,原来猫咪是要每年注射疫苗的啊! 而早在1980年,中国就有了第一支狂犬病疫苗。 后来的几年,又相继研究出了乙肝疫苗、卡介苗、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等。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定期注射疫苗,以为疫苗是“有毒”,是不健康的表现。
直到我自己成为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后,才慢慢了解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,以及早期儿童疫苗普及的难度之大。 毕竟,要让人们接受必须定期注射疫苗,这个观念的转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