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联红为什么爱食狗粮?

羊祉罄羊祉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1,苏联的粮食产量不足,人口众多,自产粮远远不够吃,必须依靠进口(主要是东欧国家),而畜牧业又特别不发达(主要养殖的是猪和奶绵羊),肉不够吃,蛋也不够吃,只能靠大量的土豆、胡萝卜、玉米等供给能量,动物蛋白严重缺乏,所以吃狗也算是补充蛋白质的一种方式;

2,斯大林在30年代就制定了“集权节约”的政策,大力提倡节约用粮,提高粮食的利用率,同时加大肉类、奶类供应的比重——这个政策极大地影响了苏联人的日常饮食结构 。到了二战时期,由于兵源的需要,这一政策被严格贯彻,肉类、奶类的供应量更加不足,而苏联人的食品结构进一步偏向薯类谷物(如面包),蔬菜的比例也有所增加。战后虽然情况有所改善,但这已经是一个新的饮食结构了。在这种条件下,如果不吃那些本来就不爱吃的东西(例如鱼肉等海鱼),就只能减少食物的摄入,而吃自己本来就不太喜欢吃但营养价值高的食物(例如肉类、乳制品等)。在这个大环境下,苏联人养成了不爱吃牛羊肉的习惯,也渐渐变成了现在这种以面食为主,喜欢咸菜、沙拉的健康饮食习惯。 而狗粮恰恰是富含蛋白质而含碳水化合物很少(相对人类来说容易消化)的好食物,正好符合了苏联政府所提倡的“高蛋白,低淀粉”的饮食原则,因此受到了苏联政府的鼓励和支持。从60年代开始,苏联政府就多次组织过宠物食品的生产和供应。

另外说一句,苏联政府对人民的饮食控制是很严格的,比如规定每个家庭每周限购面包2公斤,每人每天最多只能买50克奶酪。而在特殊情况下(如生病或分娩),才能按正常量购买。对于违反者,根据情节的轻重,将被罚款或者没收非法所得。对于走私犯,则将受到逮捕惩罚... 在这种情况下,你让一个原本就不怎么爱吃狗粮的苏联人再去爱吃狗粮,简直就是强人所难嘛!

汪少清汪少清优质答主

俄罗斯人自古就有用马肉、鹿肉等各种肉类制作生肉冻的习惯。马兹哈也跟我们中国北方的冻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——把肉馅挤进肥膘肉皮包裹的“模具”后,再放进冷水里冰冻,一两天之后,就成了一团有弹性、呈果冻状的生肉。

由于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牧草丰美,牛羊成群,马兹哈的原料也渐渐演变成了牛肉和猪肉。而到了21世纪初,生活优裕的俄罗斯人又开始在馅料里加上鱼子、鸡肉甚至狗肉。

马兹哈虽然美味,但制作起来相当麻烦,除了前面所提的挤馅、冰冻,还得在煮沸的大锅里熬上好几个钟头,因此除了乡村,俄罗斯的许多城镇家庭已经不再自己制作马兹哈了,而只到市场上去购买。

在俄罗斯一些地区,马兹哈还被认为是一种强壮身体的佳肴,甚至有些药店也会把各种生肉馅料进行加工出售,因此才有“狗粮强身”的传言在俄民众中流传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