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熊狗体外驱虫用什么药?
用喷剂吧,比较方便 驱虫药分体内外两种。常见的体内驱虫药有阿苯达唑、甲硝唑等;常用的体外驱虫药有杀虫脒(灭虫宁)、杀蠕敏(伊维菌素)、阿维菌素、赛拉菌素等。 对绦虫、蛔目、睫目、异尖线虫及吸虫等有较好疗效,对螨虫也有一定作用。但应注意,这些药物都含有激素成分,不能长期、大面积使用;且应严格遵照说明书用量用法使用.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体外驱虫滴剂和喷剂,成分大致相似,主要是含有阿苯达唑、伊维菌素等;有些还含抗生素,如喹诺酮类(诺氟沙星、环丙沙星),四环素类等。 这些药物能抑制寄生虫体内的酶系统,干扰其细胞壁的合成,导致寄生虫死亡。 但是,在使用这类药物时,也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用药,特别是剂量和方法,一定要准确,以防用药不当造成寄生虫抗药性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。比如,给6个月以内的宝宝防治体表的寄生虫,一般不建议使用体外驱虫剂,以防止药物进入婴儿体内引发中毒。
2、对寄生虫的杀灭效果与用药浓度有关.使用体外驱虫剂时,应尽量将药液喷洒或涂抹在体表重要的部位,以到达杀灭寄生虫的目的。 但要注意,由于婴幼儿皮肤薄嫩,体表面积相对比较大,用药量要严格控制。而且避免将药剂直接涂染在皮肤上,以免刺激皮肤引起过敏。
3、目前市场上的杀虫类药物种类繁多,性能各异,而且,不同的虫类应该选用不同的药物,否则会造成寄生虫的抗药性和免疫耐受力增强,影响治疗效果。在使用此类药物进行驱虫前,要先弄清楚所要驱虫的部位有无寄生虫感染及其具体类型,然后,再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。这样既能达到良好的驱虫效果,又不会因使用错药物而产生副作用。 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口服驱虫药还是外擦驱虫剂,都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。在使用驱虫剂时要小心谨慎,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,同时,注意观察小儿的反应,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停药,并采取必要的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