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区分小猫多大?
猫咪年龄的判定没有统一而明确的划分,因此不同地区、不同机构对年龄判定的标准略有差异。 一般来说,根据猫咪的体形变化和生理特征的变化,将猫咪的年龄分为4个阶段:
1.0~3月龄为幼猫期;
2.4月为幼猫向成猫转变的阶段;
3.5月至1岁为成猫阶段;
4.1岁以上为老年猫阶段(10岁以上即为高龄)。 在判断猫咪年龄时,可以通过观察猫咪的外貌和行为进行初步的判断。 对于刚刚离开妈妈的小奶猫,可通过观察眼睛、耳朵、嘴巴周围是否沾满黏液来断定小猫咪的年龄——刚出生的小猫眼睫毛尚未长出,眼角膜露出,瞳孔圆且大,此时的小猫什么都看不到,所以走路常常东撞一下西碰一下,极为可爱。3周后的猫咪视力逐渐恢复,但只能看到周围的东西,2个月大的小猫眼睛可充分打开,但视力仍没完全发育成熟,这个时候可以明显看见黑眼珠在上下左右转动。
随着月龄的增长,猫咪的耳朵会逐渐长毛,直到长成绒毛绒球,看上去十分可爱。另外,还可观察到猫咪的牙龈、舌头颜色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由粉白变为粉橙(公猫比母猫更鲜艳)。 对于已经断奶,离乳期的猫咪,可通过观察牙齿的生长情况来判断年纪——小奶猫的28颗乳齿会陆陆续续开始冒头,4~6周龄时会全部长齐。不过由于乳齿较软,无法咀嚼坚硬的食物,因此只适合吃流食或者捣碎的饭菜。4月龄以上,猫咪的恒齿开始生长,这时猫咪的乳齿会慢慢脱落,恒齿渐渐长齐。
除了通过观察外在的表现来进行大致的判断外,还可以通过X光片观察骨骼的年龄来最终确定猫咪的年龄。如果要给猫咪做绝育或者驱虫,也需要确定确切的花费时间——一般建议成年后再进行。如果实在不放心,也可以带着猫咪去注射兽用疫苗。 当然,最准确知道猫咪年龄的办法就是查看猫咪的身份证——在猫咪的脖子上有一个芯片,里面存储着猫咪的身份证号以及出生的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