宠物猴子是什么?
宠物猴子的定义:是指作为宠物被人类饲养的猴类动物。 它们拥有和人类相似的智力,能使用工具、有语言能力和想象力,并且能够与主人进行情感交流。由于具有这些能力,它们被当做宠物养着以消磨闲暇时光。 宠物猴子有很多种:长尾猕猴(Macaca fascicularis)、日本宫川猕猴(M. fuscata)、菲律宾三色猕猴(M. maurusioides)、大猩猩(Gorilla gorilla)、黑猩猩(Pan troglodytes)、红疣猴(Piliocolobus badius)等。 这些动物之所以能被作为宠物,是因为它们的原产地就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,因此无需像北极熊那样在冬天为它们提供保暖设备;而且它们一般比较活跃且喜欢运动,所以不需要太大的活动空间;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智商较高,可以与人沟通交流。
但是,并不是所有猴类都可以被作为宠物,例如一些野生猴群中的雄猴会通过抢夺雌性来交配,它们会伤害甚至杀死试图接近它们的女性(即使是为了抚摸它们的宝宝);还有的黑猩猩能够使用工具并具有语言能力,然而很多这种黑猩猩是生长在野外的,所以会保留一些对人类的攻击性行为。如果宠物主人在触摸或者训练宠物猴子时不小心惹怒了它,是有可能被攻击的。
现在有一些宠物店或者网上购物平台售卖各种“宠物”,如“小恐龙”“龙猫”“土拨鼠”“玉兔”“狐狸精”“小猫狗”“兔子”等等。在这些店铺中,顾客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各样的“宠物”,还可以买到与其相搭配的“房屋”、“玩具”、“餐具”以及“服装”等等。 这些“宠物”到底是人还是动物呢? 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。 首先,从法律的角度来看,虽然目前我国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私人饲养野生动物,但《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》却明确规定,个人养殖陆生野生动物必须获得特许,否则就是违法。
其次,从科学的角度来看,这些“宠物”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起且需要人类投食,属于典型的寄生生活,无法独立生存。 最后,最关键的是,如果没有人的参与,这些“宠物”的生活是无法继续下去的——它们无法自己找到食物、建造家园、抵御外敌或繁殖后代。 人成了这些“宠物”的唯一支柱! 那么,这些“宠物”还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宠物”吗? 我想不是。 因为真正的“宠物”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个美妙结果。